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持续提升公众认知度,改善房颤诊疗现状|“齐心全力,星光行动”2023房颤科普项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3-09-08 18:52:39     来源 : 正观新闻记者 邢进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房颤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心脏,脑卒中更是“头号”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房颤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房颤导致的脑栓塞占脑卒中的20%左右,致死、致残率较高。中国目前约有超过2000万房颤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作为老年群体的高发疾病,房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公共挑战之一,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公众对于房颤的认知度依然较低,其症状隐匿、阵发、高危人群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特征,进一步增加了对房颤患者规范、长期管理的难度。

针对此,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在强生医疗科技的支持下,启动了“齐心全力,星光行动”2023房颤科普项目,旨在持续提高公众对房颤的正确认知以及对房颤疾病的科学管理认识,以进一步改善房颤诊疗现状,推动早诊早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房颤危害严重


【资料图】

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育洁教授说,如果将心脏比作一个房间,心电传导就像房间的电路一样,而房颤就是电路传导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原因是心房老化、或者一些基础疾病的影响,导致心电传导的紊乱,使得不该跳动的区域出现了异常的、快速的跳动,从而导致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心房的无序电活动使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收缩,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在心房内部瘀滞,很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液循环到达任何部位,如果堵塞脑血管,就会诱发脑卒中。长期、持续的房颤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作为一种增龄性疾病,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发人群,在75—84岁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2%。其次,房颤与一些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有关,“它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最强。”赵育洁教授表示,高血压会引起心脏舒张功能的减退,导致心房在收缩时阻力增加,从而引起一些基础性改变,此外,由于心肌病或其他瓣膜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一些甲状腺代谢疾病患者,都会出现合并房颤的情况。

房颤防治的关键

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房颤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律失常心脏康复科主任常国栋表示,房颤发作的时候,心跳杂乱无章,会导致胸闷、心慌、乏力,尤其是老年人,一旦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头疼、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找心血管专科医生就诊,此外,房颤起因隐匿,部分房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欠缺认知,仅在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时被意外发现。

“房颤患者不能早期发现是主要问题。”常国栋说,很多病人都是到心衰、合并卒中,才发现有房颤,“因为群众没有把心慌当回事,不知道它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甚至很多阵发患者没有及时在心慌发作时就诊,而是等心慌过后再去就诊,这个时候心律已经正常了,心电图检查也不能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患者已被早期发现,但由于基层医生的诊治能力有限,对房颤的危害认识不足,没有对患者进行规范、正确的治疗。

据悉,2018年的临床调查显示,近34%的成年患者不知自己已患房颤。但是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风险,常国栋建议房颤高危人群应筛查房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诊房颤最常规的手段是用心电图,但它对阵发性房颤容易漏诊。目前临床有多种监测手段协同提高房颤的检出率,也有很多可穿戴、智能设备也能够帮助进行房颤监测。”

药物or手术

房颤治疗最新指南提倡个性化综合方案

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有药物抗凝和手术消融两种方式。赵育洁教授说,国内外最新的房颤治疗指南,都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要与患者积极沟通,针对具体病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式。对于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医生要进行评估,看哪些患者适合单纯的药物治疗,哪些患者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目前是最主流的治疗方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国内2000年左右就开始了,经过20余年的推广与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赵育洁教授表示,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没有年龄上限,哪怕是90多岁的高龄患者,只要身体条件能够耐受,也可以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也需要做出评估,在射频消融的基础上,依据他的一些基本疾病做出评估,是否要进行口服药物抗凝治疗,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但也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要去做消融手术,比如一些诊断为永久性房颤的患者,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位80多岁的老年患者,房颤病史二三十年了,但没有任何症状,我们把这叫做永久性房颤”,赵育洁教授说,针对这些患者,就没有手术消融的必要,而是要进行预防卒中的药物抗凝治疗。“这些都需要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所以针对医生的培训也十分重要。”

河南省房颤防治工作进展显著

但基层依然存在难点痛点

河南的房颤防治工作起步较早,从2008年起,我省已经开始重视房颤的诊疗。赵育洁教授说,作为心肾专科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是河南省第一批从事这项工作的。经过10余年的发展,河南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总量位居全国第三,“这固然与河南是人口大省有关,但也体现了我们在房颤诊疗方面在全国处于一个比较领先的水平。”尤其是2015年以来,依托一批房颤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房颤治疗的规范化和诊断流程的规范化,同时,通过不仅限于心内科医生的专业培训,使得医生都能够知道房颤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进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知度。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房颤患者药物抗凝的比例已经大大提高,从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卒中的发生”,河南的房颤防治工作,也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常国栋表示,虽然河南的房颤诊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在基层依然存在难点。比如基层医生对房颤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引导患者,给予病人的建议很有限,或者是不正确的,导致治疗不规范,从而引发更严重的一些并发症。“我们需要继续大力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宣教工作,保证基层医生第一时间能够给予正确的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同时对基层群众进行健康教育,使房颤早诊早治的观念深入人心。

据悉,一项发布在《柳叶刀》子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中部最高,其次为西部,而东部最低。因此提高中、西部地区公众及患者对于房颤的认知水平刻不容缓。

标签: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