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环球新消息丨恋爱谈到什么程度可以结婚?这有 1 条科学的判断标准

2023-05-13 06:15:38     来源 : KnowYourself

策划、撰文 / Ivan、淼淼

编辑 / KY 主创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发现网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我们说不出为什么爱一个人时,这份爱才是浪漫的、浓烈的,因为这说明对方的全部我们都喜欢。而如果能说出具体爱对方哪一点,反而说明了没有那么爱。因为这样的爱太过于清醒,失去了爱本该有的盲目。

也许这种衡量爱的方式,对于一些人用来选择恋爱对象是可行的。但如果对方是你考虑步入婚姻的对象,对 ta 怀有更具体的爱,反倒是一件好事。

有研究就发现,光是对伴侣有着浓烈但笼统的爱意,并不足以维持长远的幸福,能否说出自己究竟喜欢伴侣身上的什么特质,才是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Neff & Karney, 2005)。

也就是说,想清楚自己究竟喜欢 ta 什么,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步婚前准备。如果已经处在婚姻之中,也可以试着思考捋清一下这件事。

为什么这件事对婚姻幸福有这么大影响?来看今天的文章。

结婚前,了解对方的特质,

才能让爱走得长远

心理学家们认为,爱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在与伴侣相处中产生的各种感知的集合。这些感知既有抽象模糊的,比如 " 我的伴侣是最棒的、最优秀的 ",它是一种对伴侣的整体评估;也有清晰具体的,比如 " 我的伴侣唱歌很棒 / 我的伴侣耐心很好 ",它来源于对伴侣特征和能力的准确了解。

那么这之间的不同究竟对婚姻幸福程度有什么影响呢?

研究者 Neff 和 Karney(2005)做了一项实验,邀请了 82 对初婚新婚夫妇和 169 对夫妇,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每对夫妇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来判断 ta 们是否对彼此有清晰具体的认知。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跟踪调查了每对夫妻的婚姻状况。

结果发现,那些对伴侣优缺点的认知与对方对自身认知一致的夫妻,婚姻满意度更高。而那些不够了解伴侣的具体特质,只对伴侣有笼统、模糊的爱的夫妻,或是对伴侣优缺点的认知与伴侣对自身认知不符的夫妻,会更容易离婚。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对对方优缺点的认知,与 ta 对自己的认知相符时,我们对伴侣的了解才是足够的、全面的。比如说,伴侣很细心,总是能帮自己考虑周全,让自己无后顾之忧;或是伴侣比较钝感,常常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等等。

这样的爱,既包括了喜欢 ta 什么,也包括了不喜欢 ta 什么,是具体的、准确的、恰如其是的爱,它建立在对伴侣的充分认识之上。

但如果我们只是欣赏、爱慕伴侣,但对伴侣的优缺点没有准确的认识,没法准确地说出具体好在哪,或者所欣赏的对方的品质,对方本人根本不知道或是不认可,这时我们对 ta 们的爱,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谬误和错觉。即便开始很美好,但当相处逐渐深入、滤镜慢慢被打破,关系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发现,即便这些夫妻对伴侣的缺点仅仅只能做到了解,还做不到接纳这一步,但相比那些不了解伴侣缺点的夫妻来说,ta 们婚姻的幸福程度也是更高的。比如,对方是个急性子,遇事容易情绪上头,无论你是否能接纳 ta 的急脾气,光是知道 ta 有这个特征,就能减少你们离婚的可能性。

为什么更具体地爱一个人,

婚姻满意度会更高?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仅仅做到这件事,就能给婚姻带来这么神奇的效果?

首先,研究者 Neff 和 Karney(2005)认为,清晰具体的爱所包含的了解,能给对方提供 ta 真正想要的支持,带来更为积极的互动。

(支持对于关系很重要,公众号主页回复「支持性伴侣」,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伴侣。)

而如果我们对伴侣只怀有抽象模糊的爱,虽然我们可以给 ta 提供高度的积极关注(这在婚姻中也是必要的),尽我们所能去回应 ta 们的需求,但给到的回应可能会是错位的、浮于表面的。

比如说,当对方的事业出现危机时,如果不够了解对方,我们可能会着急地为 ta 出谋划策,拉着 ta 一起复盘工作情况,但也许对方需要的仅仅只是情绪上的支持,以及一个人静一静的空间。

虽然我们的做法是出于对 ta 的爱,但如果伴侣其实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我们 " 自作主张 " 的帮助就会让对方感受到不被信任,从而引发争吵,伤害感情。

因此,只有当我们对对方的性格和能力有准确的看法时,才可能准确地洞察到 ta 们在不同情况下,需要的是哪种帮助和建议,从而有效地为 ta 们排忧解难(Swann & Predmore, 1985),避免出现 " 对方明明只想要一个梨子,而你却拉来一车苹果 " 这种让双方都元气大伤的情况。

可以说,清晰具体的爱能让彼此间的互动更和谐,误解也会更少,在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合作(Schlenker, 1984; Swann, 1984),从而大大提升婚姻带来的满意度。

其次,研究发现(Neff & Karney, 2005),清晰具体的爱,可以让我们更能预测伴侣的行为模式,对关系更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当我们对伴侣的爱,伴随着对 ta 们的性格特质的准确的看法时,在婚姻开始时,我们就已经接受 ta 们是一个鲜活的、有缺点的、但完整的人,而不是建立在滤镜中的完美的虚构人物。

因此,我们会对伴侣抱有更现实的期望,不会期待 ta 们所做不到的,也不会低估 ta 们所能做到的。我们不会对伴侣不够好的地方轻易地灰心丧气,既不会过卑也不会过亢。

比如说,我们知道对方当前主要以事业为导向,就不会错误地期待 ta 会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为了陪自己吃饭就取消和重要客户的会议。我们知道对方是一个嘴上要强的狠人,就不会把 ta 每次吵架所说的话当真,忽略平时对方所做的种种爱自己的行为。

于是,对于伴侣的行为模式和这段关系的走势,我们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段关系对我们而言,就具有了控制感(Swann et al., 1992)。

这种情况下,这段婚姻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安全和安心的感觉,会让我们相信自己在关系中的种种判断,不用担心对方做出什么出乎意料、令人费解的举止,也会让我们对这段关系更满意。

最后,就如研究中所说,看到了对方具体的特质的爱,无论那些特质是好还是坏,才是积极的爱(Neff & Karney, 2005)。

因为它是成熟的,它能 " 承认和接受对方的差异和弱点 "(Noller, 1996);同时它也是富有同情心的,在这种爱中,他人的需要、兴趣和欲望被置于自我之前(Fehr & Sprecher, 2003)。如王菲歌中所唱," 你快乐,于是我快乐 "。

因此,对伴侣的具体优点和缺点有着准确认知的爱,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爱。因为此时我们爱着自己的伴侣,仅仅因为 ta 们是 ta 们。

点点「在看」,让我们爱得更「具体」~

即便是准备结婚的伴侣,可能还是对彼此存在一些不确定感。这时候如果有困惑,专业的聊愈师可以帮助你摘掉滤镜,用健康的沟通方式,相互确认这种准确认知下具体清晰的爱。

扫码领取满 90-51 优惠券,立享39元 / 次

收获更好的亲密关系

References:

Fehr, B., & Sprecher, S. ( 2003, May – June ) . A prototype analysis of compassionate lo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mpassionate Love Conference, Normal, IL.

Neff, L. A., & Karney, B. R. ( 2005 ) . To Know You Is to Love You: 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 Adoration and Specific Accuracy for Marit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 3 ) , 480 – 49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8.3.480

Noller, P. ( 1996 ) .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Defining the love that supports family and marria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97 – 115.

Swann, W. B., Jr., & Predmore, S. C. ( 1985 ) . Intimates as agents of social support: Sources of consolation or despai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1609 – 1617.

Schlenker, B. R. ( 1984 ) . Identities, identific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In V. Derlega ( Ed. ) , Communication, intimac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 pp.71 – 104 )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wann, W. B., Jr. ( 1984 ) . Quest for accuracy in person perception: A matter of pragmatics.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457 – 477.

Swann, W. B., Jr., Stein-Seroussi, A., & Giesler, R. B. ( 1992 ) . Why people self-verif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392 – 401.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标签: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