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滚动 >正文
有乔|《施政报告》连连看——如何缓解“上楼难”

2023-08-04 17:53:17     来源 : GDToday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展开公众咨询。接下来,特区政府将举办逾30场咨询会,听取立法会议员、不同界别代表和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和管治团队也会走进社区探访市民和各界代表,并将在10月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

经过一年的追时间、追结果、追成绩,香港的发展重回正轨。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在继续“以结果为目标”,全速推动香港拼经济、拼发展的同时,还有几点问题需要留意,本期《有乔》来聊聊香港的住房问题。

从提出“简约公屋”、重推居屋私人参建计划,到最近决定按计划回收粉岭高尔夫球场部分用地等等,本届香港特区政府确实做到了“提量、提速、提效”解决房屋深层问题。有市民觉得,想早日告别“㓥房”“笼屋”,特区政府还要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考虑。

以“简约公屋”为例,有香港市民向笔者反映,自己宁愿继续住深水埗160余尺(约15平方米)的“㓥房”也不愿去有独立厕卫、干湿分离的“简约公屋”。在他看来,选址偏僻的“简约公屋”让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至少增加了40分钟,租金却与现在居住的地方相差无几,加上使用年限短、周边配套不齐、举家搬迁成本高等问题,也让他对“简约公屋”望而却步。

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可以逐步完善“简约公屋”的居住功能,比如在周边兴建市场、医院等配套设施。 考虑到“简约公屋”的居住时间是五年,让居民“无缝交接”传统公屋,因此,配套设施也可以简约化建设;其次,为离市区较远的“简约公屋”适当安排公交接驳线路,方便上班族日常通勤,避免其成为“简约孤岛”;最后,根据使用者的收入情况,调整租金。

目前,全港仍有超过22万人蜗居于“㓥房”“笼屋”,为了缓解市民的居住问题,除了“简约公屋”,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增建5000个过渡性房屋,加上已计划兴建的1.5万个,未来过渡性房屋供应可达2万个。要达成此目标,特区政府要加强协调,鼓励更多发展商提供闲置土地资源,尤其是市区土地;非政府组织要加快过渡性房屋的兴建进度,改善管理和加快编排速度。

香港的住房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有乔》,我们会做“桥”传“桥”,不仅“度桥”,也可以把大家的声音向特区政府建言。

GDToday记者 李乔新 关杰明 张天雄

标签:

X 关闭